南昌向遠軌道技術學校組織開展預防校園欺凌主題班會
11月21日是“世界問候日”,為教育學生愛身邊的每一個人,也為增強我校學生對校園欺凌的認識,控制和杜絕校園欺凌事件的發(fā)生,營造良好、和諧的育人氛圍。根據(jù)我校德育工作計劃的安排,2024年11月第三周,在全校班級開展了“防校園欺凌 為成長護航”主題班會。
班會中,我校班主任通過講解什么是校園欺凌?校園欺凌行為有哪些?如何尋求幫助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等內容。我校班主任通過生動的案例分析,讓同學們深刻理解了欺凌行為的危害性,同時通過情景模擬,讓學生知道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來預防和應對欺凌。此外,我校班主任還引導同學們討論了如何識別和預防校園欺凌,以及在遇到欺凌行為時的正確應對方法。整個班會過程中,同學們積極參與,氣氛熱烈。
班會結束后,同學們紛紛表示會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,共同抵制校園欺凌行為。我校也將以此為契機,持續(xù)開展相關教育活動,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在校園中健康成長,共同構建一個無欺凌的校園環(huán)境。
讓我們一起向"欺凌"勇敢說"不"
一、哪些行為屬于校園欺凌
學生之間,在年齡、身體或者人數(shù)上占優(yōu)勢的一方蓄意或者惡意對另一方實施下述行為,或者以其他方式欺壓、侮辱另一方,造成人身傷害、財產損害或者精神損失的,可以認定為構成欺凌。
校園欺凌的主要行為:
1.毆打、腳踢、掌摑、抓咬、推撞、拉扯等侵犯身體或者恐嚇威脅的行為
2.以辱罵、譏諷、嘲弄、挖苦、起侮辱性綽號等方式侵犯人格尊嚴的行為。
3.搶奪、強拿硬要或者故意毀壞他人財物。
4.惡意排斥、恐嚇、威脅、逼迫、孤立他人,影響他人參加學?;顒踊蛘呱鐣煌?。
5.通過網絡或者其他信息傳播方式捏造事實誹謗他人、散布謠言或者錯誤信息詆毀他人、惡意傳播他人隱私。
二、哪些情況會表明孩子可能正遭受欺凌
1.突然不愿上學
原本并不排斥學校的孩子突然表現(xiàn)出不愿上學的傾向,可能是學校里出現(xiàn)了一些令孩子煩惱,不愿面對和處理的事情。
2.無端情緒變化
孩子放學回家悶悶不樂,有厭學的念頭,原本活潑開朗的孩子突然變得陰晴不定,可能是學校有什么事情影響著他。
3.抱怨有同學針對他
這是孩子尋求幫助的信號。家長可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教孩子試著緩解這種情況,并在一定時間內加以詢問,或者把同學請到家里來玩,不經意地聊聊天。
三、如何預防校園欺凌
1. 不做受害者
不攜帶較多的錢和手機等貴重物品,不公開顯露自己的財物。
前往廁所、樓道拐角或者學校附近巷子等校園欺凌多發(fā)地時盡量結伴而行。
與同學友好相處,寬容、理性、平和解決矛盾,不采用過激方式。
提升自我防護意識和防護能力,平時加強身體素質訓練,以便在危險的時刻進行自保。
2.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觀者
拒絕煽風點火,拒絕成為欺凌者的“幫兇”。
拒絕當事不關己的旁觀者,適當對被欺凌者表達同情和關心。
在能力范圍內施以援手,幫助被欺凌者。
及時向老師、家長報告,甚至報警。
溫暖的校園,需要我們共同守護。反對校園欺凌,為每個孩子的成長撐起一片碧海藍天。
來 源:德育中心
文 字:趙藝萍
圖 片:年級組
終 審:王洪